首页 资讯 正文

我为群众办实事丨“社情民意接待日”一年办成17件大事

体育正文 198 0

我为群众办实事丨“社情民意接待日”一年办成17件大事

我为群众办实事丨“社情民意接待日”一年办成17件大事

“以前不敢带孩子在这玩,担心(dānxīn)破损的地胶绊倒孩子,现在(xiànzài)修得平平整整,放心多(duō)了。”在北卫新园小区,居民李女士看着焕然一新的儿童(értóng)游乐区,脸上满是笑容。这正是北苑三号院社区“社情民意接待日(jiēdàirì)”启动一年以来,精准对接居民需求、切实解决“急难愁盼”的缩影。

自2024年4月设立“社情民意接待日”以来,北苑三号院社区以“民有所呼 我(wǒ)有所应”为行动纲领(gānglǐng),将居民意见簿转化为民生实事清单。一年间,累计推动解决涵盖安全出行(chūxíng)、环境提升(tíshēng)、服务优化等领域的17项关键诉求,显著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。

01.公交(gōngjiāo)加站 便捷出行

“415路公交车在北(běi)苑路北没有站,直接(zhíjiē)就到北苑站了,从那儿下车倒地铁要往回走1里(lǐ)地。老年人走路(zǒulù)慢,还要过一个十字路口,看似不远的路往往要走近20分钟。”在“社情民意接待日”,居民提出公交加站的诉求。

社区通过人大(réndà)代表联络站将居民诉求转达(zhuǎndá)给乡人大,通过乡人大协调市交通委、公交集团。4月份,415路成功在北苑路北加站,极大方便了居民换乘(huànchéng),缩短了步行距离。

儿童乐园(értónglèyuán)焕新 家长安心

02.北卫新园小区儿童游乐区地面凹凸不平,家长担心(dānxīn)孩子安全无法保障。社区在接待日(jiēdàirì)了解诉求后,快速响应(xiǎngyìng),启用基层党组织服务经费进行修缮。工程于5月中旬启动,并于“六一”儿童节前完工。

“社区办事太有效率了(le),现在(xiànzài)终于能放心让孩子玩儿了。”平整崭新的塑胶地面赢得了居民们的称赞。

03.充电升级 安全便民(biànmín)

针对小区居民在接待日反映的(de)电动自行车(zìxíngchē)充电难问题。社区迅速行动,规划并增设了电动自行车充电桩。同时,为提升使用便利性和安全性,还加装了遮阳避雨的车棚。这一举措有效解决(jiějué)了居民日常充电需求,消除了潜在安全隐患,获得了居民的广泛(guǎngfàn)好评。

据了解,北苑三号院社区(shèqū)“社情民意接待日”采用“四方接待”机制,即社区党委书记、物业经理、支部书记、公益律师共同接待社区居民(jūmín),听取居民意见建议,帮助居民解决问题。一年来,北苑三号院社区通过“社情民意接待日”还协调(xiétiáo)解决了加装规范小区出入口(chūrùkǒu)、电梯节能、房屋漏水、广场噪音、快递(kuàidì)站秩序治理、地下(dìxià)车库照明等多件民生实事。

“以前(yǐqián)有(yǒu)困难习惯打12345,现在下楼到接待日说说,社区马上有回音。”居民张先生表示,“社情民意接待日”已成为社区精准对接居民需求的“前哨站(qiánshàozhàn)”。

后记一条热线(rèxiàn),连接万家心声;一方社区(shèqū),解忧就在身边。北苑三号院社区的实践表明,畅通民意渠道,既(jì)需12345热线这样(zhèyàng)的“城市总客服”,也离不开社区“社情民意接待日”等接地气、常态化的基层平台。后者(hòuzhě)凭借面对面沟通、属地化响应优势,高效解决(jiějué)居民诉求,让“急难愁盼”化解在“家门口”,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米”。

作者:朝阳来广营官方(guānfāng)发布

我为群众办实事丨“社情民意接待日”一年办成17件大事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